“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如此回应。
在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付凌晖称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这些相关指标看,中国的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条件。
当日,国民经济半年数据出炉,不少数据指标引发广泛关注。其中,5.5%的GDP增速、CPI同比增长0.7%、房地产开发投资降7.9%都是各方解读的对象。
CPI和PPI双双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加剧,传统三驾马车辉煌不再,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需求不足、预期减弱、消费带动力趋缓,不少人对中国经济持谨慎态度。
然而,这些数字背后,到底有哪些难得的利好?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信心何在?又藏着哪些风险与隐忧?时至年中,确实是不容忽视的观察窗口。
首先,5.5%的GDP增速,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5%左右的目标吻合。经济增长留有空间和余地,蕴含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总体趋稳,为提质换挡创造时间。
中国经济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加紧步伐,意味着直接性、大规模刺激政策并非最优解,相比于刺激性增长,我们更需要恢复性的高质量增长。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定为1200万人左右,为历年来最高。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就业目标上调,指向了就业成为政府考量的重中之重。
再看外贸,压力不小,但无论是结构还是市场都在发生新变化。上半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大涨,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重要的外贸伙伴。
回到“通缩论”,只有当物价下跌同时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才能确认通缩来临。而这与中国经济的实情显然并不相符。
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等相关指标看,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阶段性的。
拆解数字背后的利好、隐忧不难发现,经济转型换挡之际,寻找新动能,也是考验各方改革决心、平衡大局利益之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稳就业,推动结构性失业问题得到解决。经济下行往往制约就业吸纳能力,此时稳就业不仅能保障社会稳定,还能增加居民收入,为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打下基础。
经济形势总是呈现周期性波动,涨跌起伏不足为奇。但如何让中国经济保持韧性,凝聚信心,则需依赖改革得以继续,各项改革与财税政策也应相向而行。
通过改革让中国经济不断释放活力,清除经济运行中的低效产能,利用财政手段为经济发展有效助力,辅之以货币政策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真正流向国民经济最需要的角落,渗透居民收入增长的领域中,才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最优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