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的包括信贷、社融、M2在内的2月金融数据,呈现出总量和结构均十分亮眼的局面。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2月社融增量3.16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万亿元,余额增速回升至9.9%;M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至12.9%。
在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累计达到6.7万亿和9.1万亿后,市场倾向于认为,后续货币信贷节奏会回归平稳。
居民短贷超季节性高增
在总量保持强劲的同时,2月信贷结构出现改善。其中,企业贷款增加1.61万亿,企业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分别增加1.11万亿元和5785亿元,同比多增6048亿元和1674亿元;2月居民贷款增加2081亿元,但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出现2021年10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多增,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企业中长贷延续高光表现,显示年初以来“保交楼”政策再度强化、聚焦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以及前期专项债资金加快形成基建实物工作量过程中、信贷等金融杠杆资金的配合扩张。
同时,市场将目光聚焦到了超季节性增长的居民短期贷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一方面,伴随疫情冲击消退,居民生活半径快速扩大,消费环境、消费秩序逐步改善,加之政策支持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和服务业数据明显反弹,带动居民短贷加快修复。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存在部分按揭转经营贷等套利行为,冲高规模。
国盛证券认为,2月居民短贷超季节性高增、按揭贷款时隔14个月转为多增、企业中长贷延续高增,但背后仍存在隐忧。
“2月居民短贷明显超季节性,但可能未必反映消费好转;按揭贷款时隔14个月转为多增,但在春节错位背景下并未超季节性;企业中长贷继续走强,同期企业投资意愿也明显好转,但去库存背景下持续性仍有待观察。3月3日国新办发布会明确指出‘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预计后续信贷投放节奏将有所放缓。”国盛证券指出。
社融结构改善
社融在2月出现了总量和结构的同步改善。
华泰证券指出,社融放量体现经济总体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短期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支撑尤其显著,而企业现金流、地产相关融资需求也出现早期见底迹象。关注政策持续性及外需见底时点。与1月类似, 2月新增社融大超预期可能主要受政府及相关融资主导,体现为政府债及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多增。
居民存款继续攀升
在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下,M2创下近七年新高,居民存款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中金公司认为,2月居民存款增加7926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规模未见大幅增长或也表明了这一点。2月企业存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可能一方面是由于贷款多增会导致派生存款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也与节后存款从居民向企业回流有关。
“居民存款在去年积累超额储蓄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印证了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或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而这可能使得今年M2回落的进度和速度较此前预期的更慢。”浙商证券指出,核心原因在于疫情掩盖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居民收入预期转弱的影响,即便疫情结束,超额储蓄仍可能继续上升,居民超额储蓄较难大体量转化为消费、购房,资本市场或成为其核心外溢方向,但是否进入股票市场关键看赚钱效应。
“从存款来看,存款余额增速仍持平在较高水平12.4%,且持续高于贷款增速,具体来看,居民、企业部门存款同比持续多增,财政存款同比少增。央行连续三个月超量续作MLF,叠加财政发力,共同推升M2增速。M1与M2剪刀差走阔至-7.1%,指向实体经营活力仍显不足。”长江证券指出。
信贷投放“二季度开始转入相对正常的节奏”
金融数据在1月、2月均超预期增长后,也引发了市场对延续性的讨论。
广发证券指出,经济整体仍在复苏路径上,随着信贷新增额度有限,银行将主动退出前期信贷冲量领域,表内票据贴现压降,并随着消费和地产企稳,居民信贷有望在二季度开始实现同比多增,信贷结构逐渐改善,整体信贷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中金公司则指出,社融结构看,仍然可以看到政策供给侧推动的特征,而需求侧的拉动比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后续的社融增量主要取决于:政策后续进一步发力的力度,以及市场化融资需求的恢复程度。从市场预期来看,当前社融的高增可能预示着未来社融信贷增速的放缓。后续来看,预计社融增速有望在当前9.9%的基础上缓步下降,对债券市场的利多因素可能逐步累积。
“年初以来过快的信贷增长,也造成部分银行负债端承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加快收紧、波动加大,且在低利率和规模竞争性增长下,银行净息差和营收端压力也在加大,并可能存在一定的资金空转套利行为。为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满足“有效”需求,后续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需进一步调节。预计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维持同比小幅多增,二季度开始转入相对正常的节奏,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可持续增长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温彬指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