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公布了2021年12月及全年的销售数据:
12月销量为158,765辆,同比增长约3%,环比增长17%。2021年,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328029辆,连续五年产销突破百万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12月,全球新高端品牌领克汽车销量为25,846辆,同比增长约4%,全年销量达220,516辆,创下领克品牌历史最高年销量新纪录。自2017年起,吉利汽车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2022年,吉利汽车将销售目标定为165万辆,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坚持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12月几何A、几何C、帝豪EV等新能源及电动汽车销量为18813辆,同比增长约162%,创月度新高;2021年总销量为100,126辆,同比增长约47%。
国际市场方面,12月出口量同比增长44%至17,125辆,创月度新高;2021年累计出口量达115,008辆,同比增长约58%。面对海外严峻的疫情,吉利汽车实施了一带一路,东南亚布局再降。该公司在老挝市场签署了新合同,并在智利、埃及、乌克兰和巴林等市场开展业务。业务足迹覆盖28个国家,新增销售网点24个,海外销售和售后网点227个。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之星”时代来临,吉利汽车开启科技新篇章。
吉利汽车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的背后,是不断加强全球化体系竞争力建设,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中华之星”系列12月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9287辆,2021年总销量突破21万辆。积极推动了高端产品的普及,树立了同级别产品的新标杆,助力吉利品牌不断发展。“中华之星旗舰SUV”星月12月销量12035辆,5个多月总销量突破5万辆。作为新能源时代开启吉利汽车全面电动化转型的首款重卡,全新星月L沈磊青Hi X混动版开启预售,首批2022个预售名额仅用时8分21秒完成。“中华之星旗舰家用车”星锐12月销量13,115辆,2021年累计超过13万辆,上市以来总销量超过15万辆。
帝豪轿车和约伯家族的年销量均超过20万辆。其中,帝豪汽车12月销量为27804辆,2021年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约伯家族12月销量为19048辆,2021年累计销量超过22万辆。“中国钢炮”新宾悦也全年交付近15万辆。
2021年,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发布“智慧吉利2025战略”和“九龙湾行动”,开启吉利“动力4.0”时代的全球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也同时亮相。《智慧吉利2025战略》的发布,推动吉利打造技术领先的全球汽车企业,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舱等核心技术领域构建吉利全栈自研生态系统,继续领跑中国品牌。
品牌第一年,产品和服务放在一起,氪空间就成型了。
2021年作为氪品牌的诞生年,从品牌正式发布到产品交付开启,氪的速度吸引了业界的目光。2021年,围绕产品升级、用户运营、生态布局、渠道服务等领域。,我们将不断完善自身的体系建设,以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用户服务的全覆盖。
在刚刚过去的12月,ZEEKR 001交付了3796辆汽车,环比增长约88.7%。此外,近期氪与Mobileye进一步加深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计划于2024年共同推出全球首款具备L4智能驾驶能力的消费级智能驾驶电动车,探索智能驾驶路径,完善科技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未来,我们将围绕用户需求,从产品到服务,不断完善智能电动产业布局,持续构建智能电动科技生态圈,与用户一起打造出行生活的极致体验。
国际赛场三连冠后,60万车主欢庆“领先现象”。
2021年,迎来品牌五周年的雷克萨斯累计销量突破60万辆,创造了世界汽车品牌增长的速度纪录。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领克产品均价达到15.8万元,成功确立了主流市场的核心区域,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全新的价值高度。
2021年,力克加速“欧洲计划”。继荷兰阿姆斯特丹之后,已在瑞典哥德堡/斯德哥尔摩、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汉堡/柏林/慕尼黑开设克林体验店,共有7家主力店。创新的“订阅制”商业模式得到了欧洲用户的高度认可,解决了用户的出行需求。为了不断加强力克的全球系统能力,力克于11月正式启动“亚太计划”,首站落地科威特。2021年领克对欧洲市场的交付量已达到11,602辆,树立了中国高端品牌出海的典范。在汽车运动领域,力克赛恩车队连续三次夺得WTCR房车世界杯冠军,迎来中国汽车品牌的高光时刻,中国速度闪耀世界。
2022年,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全球科技创新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大变革。在新时代,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吉利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吉利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让用户拥有更完美的消费体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