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能源车“价格战”白热化,2024年,买车会更便宜吗?

来源:易车网 2024-03-20 10:05 阅读量:8463   

2024年伊始,新能源车传来捷报。

24年1月大卖72.9万辆,比去年同期暴增78.8%。

然而还没到一个月,新能源车价格战就全面升级。

2月19日,新能源车一哥比亚迪打响24年降价内卷第一枪。

买的最火的A级车秦荣耀版起售价降至7.98万元,比之前降了近2万!

不仅打破了新能源A级车的最低记录,

而且比很多同级别燃油车还便宜。

比亚迪宣布降价当天,五菱宏光、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的同级别车型也跟着降价。

比亚迪掀起的这轮价格战,针对的不仅是新能源车,而是整个汽车行业。

对于大多数新能源厂商而言,这几乎是毁灭性的!

为啥这么说?

1、同级别的车,目前多数新能源车企的生产成本比燃油车企更高。

2、新能源车属于制造业,规模效应非常明显,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一哥,凭借着巨大的规模优势,能把生产成本做到全市场最低,掀起一轮又一轮价格战。

甚至卖的比同级别燃油车更便宜还能盈利。

其他新能源车厂商呢?

尤其是那些既没规模优势,品牌定位又不清晰的。

能顶住这种刺刀见红的价格战吗?

01 从内卷到淘汰

与全球其他汽车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太特别了。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之多的汽车品牌。

巅峰时期的2018年,国内汽车品牌一度高达400多家。

五年过去了,已有300多家车企黯然离场。

2024年,三大变量将加速这场“淘汰赛”:

变量一,新阶段。

据我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0%。

渗透率越高,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

这对于大车企来说,是个好事。

但对于小车企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

40%,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小众市场迈入大众市场的新阶段。

历年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走势

在小众阶段,新技术刚普及,行业标准不一,产品鱼龙混杂,市场处于一个摸索、野蛮生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大多是新技术的尝鲜者,心怀新奇,对产品的容错度也比较高,这给了小车企、新车企以生存空间。

但到了大众阶段,行业标准逐渐统一,产品出现了区分度,市场逐渐成熟。

在这个阶段,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消费心理从新奇转向实用,更倾向于选择头部品牌。

市场占有率向头部集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变量二,新玩家。

新赛道,自然会吸引新玩家。

虽然美国也涌现出特斯拉、RIVIAN、Fisker、Lucid等造车新势力,但是,除了特斯拉、Rivian外,其他车企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看中国市场,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年销量都超过了10万辆,站稳了脚跟。

理想更是将2024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80万辆。

“蔚小理”们将向传统汽车商场和其他新势力发起更大的冲击。

2024年,也是小米汽车的上市之年,乐观估计年销量10万辆。

作为首家亲自下场造车的互联网大厂,小米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披露了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五大自研核心技术体系的最新成果。

小米“自主设计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

作为一个新玩家,小米官宣造车不过1000天,为何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

这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太完善了,降低了造车的门槛。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长三角地区,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只需4小时。

门槛降低,或将吸引更多玩家入局。

变量三,新玩法。

新玩家的入局,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玩法。

半导体行业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产品18个月必须更新一次。

新玩家的创新速度更快,产品投放更频繁,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卷入了“摩尔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仅2023一年,中国市场就推出了1100余款新能源车型。

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

产品更新跟不上的车企,也将出局。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本是市场的法则。

2024年的“淘汰赛”,将更加残酷。

02 三大巨头的较量

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潜力或块头最大主要有三家:比亚迪、华为和特斯拉。

比亚迪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有着起步早、品类全、性价比高的优势;

华为运用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虽然不亲自下场造车,但却是“汽车大脑”软性赋能商。

三者实力都很强劲,但是由于造车路线不同,其未来发展也不尽相同。

比亚迪:如何从“全覆盖”到“构生态”?

今天,以电池技术起家的比亚迪旗下已拥有涵盖了汽车整车、电子、动力电池等领域的研发制造事业部,打通了汽车制造全产业链路。

同时比亚迪也是当前汽车门类最广的品牌之一,价位基本从十万到百万级别全覆盖,各种应用场景的车型也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今天,搭载中文按键的“汉、唐、宋、秦”等王朝系列更是将比亚迪推向了“国潮汽车”的行列。

拥有深厚的汽车制造能力和技术沉淀的比亚迪,其制造品质和三电能力等领域还是有的放矢,但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给汽车“换芯片”。

比亚迪欲要走向智慧、走向高端、走向全球,智能化方面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问题。

比亚迪汽车如何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和万物互联,如何研发和强化比亚迪的超级智慧系统,这是比亚迪从中国的比亚迪成为世界的比亚迪的关键。

此外,企业竞争的最高阶段是生态的竞争,比亚迪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如何真正拉通产品定义、设计创新、技术迭代、智能制造和汽车后服务生态链,是构建新能源汽车未来生态系统的关键。

其次作为国货要如何实现全球化布局,这是企业完成消费者从产品认可到品牌认可的战略升级也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站在风口上的比亚迪在扩张期间,也要避免高负债和多元化陷阱,稳扎稳打、小步快跑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

华为:用超级大脑重新定义汽车

作为全球科技型公司,华为算法、算力、人工智能、通讯等科学技术领域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5G技术和基站搭建为多个国家提供通讯服务,华为云作为行业数字化的AI算力引擎为全社会提供算力设施服务。

拥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华为并不下场造车,其最大竞争力在于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领先。

在汽车业务方面,目前华为计划拆分车BU业务并邀约各大汽车厂家成为股东共同组建新企业,以技术深度赋能汽车产品,以利益绑定形式谋求更多实力玩家共同入局,共创新能源汽车超级智慧平台。

华为走的“以软实力赋能硬科技”的路线,是轻制造、重智慧、重智能的模式,掌握核心技术、生态入局的华为,欲将汽车打造成万物互联的智慧终端。

是在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造魂”,如果走到了极致,必将变革汽车终端智慧设备的万物互联模式,前景不可估量。

特斯拉:产业创新的引领者

特斯拉汽车国产之后大幅降价,锚定20-30万元黄金区间,以其独特的设计、智能化的产品形态和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快速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以颠覆式产品创新、革命式生产工艺引领市场变革。

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力在于极致的创新能力:相比燃油车通常约3万多个零部件,通过一体化压铸、CAN数据总线、外骨骼车身等技术创新大幅度缩减传统汽车零部件。

不仅减少故障率,也带来了极致的成本管控;继S、3、X、Y、sime车型之后,近期上市的cybertruck电动皮卡创新性的采用不锈钢外骨骼车身,并进行极端实弹射击测试,在全网引起强烈关注,cybertruck仅在预售期间就实现了全球超过200万台的订单。

打破传统、基础创新是特斯拉的基因,在此之前,行业从未出现过采用智能价值、一体化压铸、外骨骼车身等创新应用。

特斯拉一直都在保持第一性原理追本溯源、挖掘事物的颠覆性创新,可以说,特斯拉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

比亚迪的“全覆盖”,华为的“软输出”,特斯拉的“极致创新”,新能源汽车三大巨头各具特色。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未来如何变化,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智慧驾驶是代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最强竞争力。

03 其他汽车的新出路在哪里?出海会是其中一条吗?

在激烈的淘汰赛中,谁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终赢家?

通常的游戏规则告诉我们,在市场的巨浪中,往往只有实力最强的才能屹立不倒。

随着2024年的价格战,逐渐变得更为激烈,那些深入人心的品牌将更具竞争优势。

那么,其他汽车的新出路在哪?出海会是其中一条吗?

此外,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广阔的海外市场或将成为车企的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步伐不断加快,部分车企已收获颇丰。

奇瑞汽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尽管在国内市场表现不突出,但凭借海外市场的拓展,2023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这使得奇瑞汽车实现了近一半的产量销往海外,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显著的优势。

而如果只在国内卷,奇瑞汽车不可能实现以上的高增速。

在中国新能源车已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之下,出海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推荐
百度抓取代码